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02/R
邮发代号: 2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1.投稿方式--本刊已实行网上投稿、审稿、收/投修稿及校对校样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注册后投稿。注册信息务必真实准确,以便联系。投稿后本刊通过手机短信以及Email随时通知您稿件的处理进展情况,作者登录到投稿系统后,系统也会显示稿件所处的阶段。
2.修改稿--经审稿后拟刊用的稿件请按退修时提出的退修意见一一修改、复核。修改稿件时最好使用审阅格式,如果您不习惯使用审阅格式,请将修改处用红色做标记,这样编辑部可以很清楚知道您的稿件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修改稿通过投稿系统的收/投修改稿上传回编辑部,必要时在意见答复栏填写答复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意见。修改稿如超期(超过2个月)不能修回,应通知编辑部,否则视为自动撤稿处理。
3.校样稿—作者通过系统收到校样稿后,请仔细核实,并逐一回答编辑部提出的问题,对编辑部的意见给予答复。
4.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等课题,请在投稿时详细填写基金名称及编号,并在稿件首页脚注处注明,如“基金项目(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在邮寄版权转让协议时附上基金资助项目任务批准件的复印件,以便论文提前发表。论文如获奖也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及时寄至编辑部。
5.稿件不允许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投稿时须作者单位盖章同意并由所有作者签署亲笔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稿件经编辑部确定刊出后,在退修时作者将已经签署盖章的版权转让协议邮寄给编辑部,稿件发表后专有使用权归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所有,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有权以电子版、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未经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他处。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采用稿件可做文字修改和删节。
6. 作者需按系统上显示的版面费支付文章、彩色及黑白照片的版面费。作者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系统自助缴纳版面费,也可以通过邮局等传统方式缴纳。文章发表后,编辑部将酌致稿酬,同时赠第1作者当期杂志1册。编辑部所发放的稿酬包括电子版、光盘版及各大数据库网上检索等所有稿酬,为一次性全部给付,以后不再支付。
7.投稿后,作者如欲再投其他刊物,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临床皮肤科杂志影响因子
临床皮肤科杂志发文量
临床皮肤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神经鞘瘤
患儿女,7岁.主诉:足背部皮肤结节7年.现病史:患儿于出生时右足背部即有米粒大肤色结节,不痛不痒.结节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全身肌肉无萎缩.患儿智力正常,成绩优秀.否认有癫(癎)发作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方晶;朱文元;张美华 刊期: 2007- 12
-
不同底物体外诱导不同基因型红色毛癣菌产生角蛋白酶的活性比较
目的:通过探讨红色毛癣菌体外分泌角蛋白酶的活性与诱导底物及其基因型的关系,从而了解红色毛癣菌的侵袭力与感染部位及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指甲、趾甲、皮屑和头发为底物,对不同基因型红色毛癣菌T1a和T1b进行体外培养,利用keratin-azure和酶标仪检测其产生的角蛋白酶活性.结果:不同底物诱导红色毛癣菌T1a和T1b产生角蛋白酶活性的高低比较,指(趾)甲高于皮屑(P<0.05),皮屑高于头......
作者:刘丽;赖维 刊期: 2016- 02
-
银屑病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的临床探讨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皮肤病,虽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但常可并发系统性疾病.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银屑病相关性肾脏损害.我们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我院确诊为银屑病且病历资料完整未应用过肾脏损害药物的83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其中伴有肾脏损害的病例有191例.......
作者:程琳;王强;魏群;李铁男 刊期: 2012- 04
-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cutaneous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PC-ALCL)临床少见,泛发者罕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玮;杨海峰;范瑞强;江志生;刘文静 刊期: 2007- 07
-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报告1例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患者男,65岁.因左小腿结节5年,反复破溃出血1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瘤细胞呈巢状分布于真皮内,由不典型嗜伊红鳞状细胞样细胞组成,大小不等,部分核大深染,核分裂相增多,可见大小不等的管腔样结构,部分瘤细胞团与表皮相连.诊断为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作者:翟志芳;邓军;钟白玉;周迪;王莉;杨希川 刊期: 2007- 08
-
皮肌炎患者血清瘦素及白介素2和10水平的检测
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obgene)编码,由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因子样激素.瘦素可促进T细胞/记忆T细胞的增殖反应,促进Th1型细胞因子,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1-2],提示瘦素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为了探讨瘦素及细胞因子在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发病中的作用,笔者测定了DM患者血清瘦素及IL-2、IL-10水平,分析其与皮肌炎的发......
作者:杨西群;杜宇;邓茂;陈德宇 刊期: 2008- 01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患者男,45岁.因左前臂出现多发性结节半年,于2007年1月15日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无任何诱因患者左前臂屈侧出现一米粒大结节,无明显疼痛和瘙痒,且逐渐增大,数目增多,搔抓后易出血.......
作者:刘莉萍;许辉;李遇梅 刊期: 2008- 12
-
瘰疬性皮肤结核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颈部右侧包块近3个月,破溃形成溃疡1个月余.患者2015年4月25日发现颈部右侧一包块,逐渐增大,6月出现破溃,于当地医院多次行抗感染治疗无效,遂于7月23日来我院就诊,就诊时溃疡未愈.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肺部疾病史、结核病史及介入治疗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方蔷;吴宁;晏洪波 刊期: 2017- 02
-
恶性黑素瘤伴有白癜风样色素减退斑
报告1例恶性黑素瘤伴有白癜风样色素减退斑.患者男,58岁.双手、足色素脱色斑1年余,右足跟肿块伴疼痛6个月.皮肤科检查:两足底及足内侧见境界清楚的大块色素减退斑,双手指末节侧缘见淡白色色素减退斑,边缘模糊不清,Wood灯下色素脱色斑区呈亮白色荧光.右足跟有一3cm×2.5cm×1cm半圆形暗红色肿块,表面糜烂、渗出.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瘤细胞呈片、块状分布,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异形明显,局部......
作者:廖晖;李明;王利红;樊静 刊期: 2013- 03
-
女童外阴炎440例临床分析
2002年1月~2002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收治了440例女童外阴炎,年龄0~11岁,其中城市儿童390(88.6%),农村儿童50例(11.4%),病程1周~5年.......
作者:罗晓燕;何佳禧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皮肤假性淋巴瘤
- 2 苯丙胺类致幻剂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 3 管状发鞘1例
- 4 黄连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
- 5 2011年国外报告的皮肤病新治疗回顾
- 6 毛母质瘤
- 7 未成年人SLE 42例临床分析
- 8 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Hes-1基因的表达研究
- 9 烧伤瘢痕并发鳞状细胞癌
- 10 维生素K1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1例
- 11 前庭大腺囊肿1例
- 12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p16INK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研究
- 13 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
- 14 盘状红斑狼疮
- 15 黑色丘疹性皮病
- 16 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 17 小疱性类天疱疮
- 18 维胺酯胶囊治疗指节垫的临床观察
- 19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水平检测
- 2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