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02/R

邮发代号: 2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白色萎缩1例

    患者男,17岁.因双下肢反复瘀斑、溃疡伴疼痛4年,复发2个月,于2008年9月8日入院.患者4年前双踝及足背出现约黄豆大紫红色斑疹,压之不褪色.数日后皮损中央逐渐变软、破溃,形成溃疡伴疼痛,经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溃疡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白色萎缩性瘢痕.......

    作者:赵小燕;李钟洙;王勉;黄一锦 刊期: 2009- 11

  •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并发白色萎缩1例

    患者女,22岁.因双小腿瘀点、瘀斑1年,表面破溃、白色萎缩性瘢痕3个月,于2008年8月14日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踝周围出现散在或密集分布的针头至花生米大瘀点、瘀斑,皮损初为鲜红色,后变为暗红色,渐波及双膝关节,并融合成不规则的棕红色斑片,边缘多呈锯齿状,疏密不一,新的瘀点陆续出现,散布在陈旧性皮损内或边缘,似胡椒粉样,无自觉症状.......

    作者:杨汝斌;刘彤云;万屏;刘玲;何黎 刊期: 2009- 11

  •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1例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papulonecrotictuberculide)是一种少见的体内潜在性无症状结核感染灶经血行播散至皮肤,并在皮肤被迅速消灭所致.本病常见于对结核杆菌有强免疫功能的患者.笔者近期诊治1例典型的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娜;钟白玉;杨希川;郝飞 刊期: 2009- 11

  • 变应性肉芽肿病

    报告1例变应性肉芽肿病(Churg-Strauss综合征).患者女,38岁.因哮喘半年,双下肢麻木1年,发热、斑丘疹20余天入院.诊断为Churg-Strauss综合征.治疗给予泼尼松60mg,每日1次口服,环磷酰胺1.0g每周1次静脉滴注.......

    作者:王涛;刘跃华 刊期: 2009- 11

  • 成人Still病1例

    患者女,43岁.因全身红斑、风团反复发作3年,加重10d,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患者3年前饮酒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风团,有轻微瘙痒,伴发热、关节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组胺类药治疗,病情好转.......

    作者:马一平;王洪生;陈敏;李若红;林麟;冯素英 刊期: 2009- 11

  • 不典型梅毒性脑树胶肿2例并影像学分析

    梅毒性脑树胶肿的实质是梅毒性肉芽肿,是梅毒不同阶段的表现之一.梅毒性肉芽肿是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的基础上,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因同时存在免疫反应,致坏死明显,病灶扩大.梅毒性脑树胶肿临床上少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使其出现一些不典型的表现,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闫志华等~([1])报告本病误诊率达68%.现报告2例.......

    作者:季孙平;刘润秋;施辛;凌昕;闫志华;孙晓东 刊期: 2009- 11

  • Maffucci综合征

    报告1例Maffucci综合征.患者女,42岁.因有足、左手结节渐增多6~7年,手指结节疼痛1年就诊.患者7岁时右小腿骨折后出现畸形致跛行.左手X线摄片显示多根掌骨膨胀性改变,并有多发性钙化影.左手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海绵状血管瘤及梭形细胞血管瘤,部分可见血栓形成及静脉石.免疫组化染色示海绵状血管瘤区管腔内内皮细胞、裂隙状血管腔内皮细胞及圆形空泡细胞CD31、CD34和FVIII均阳性,而实心区波形......

    作者:张荣华;张美华;于燕华;喻丽婷;严军华 刊期: 2009- 11

  • 面部呈蝶形分布的寻常狼疮1例

    患者女,38岁.因面部红斑、结节21年余,于2008年4月14日入院.约2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颊部出现数个约豌豆大的红斑、结节,偶有轻微疼痛.皮损数日渐增多,累及鼻部、左侧面部.皮损渐融合成斑块,呈蝶形,无自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后,皮损未消退.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关节痛及光敏.既往体健,否认有肺结核、糖尿病等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吴亚梅;刘宏杰;王琳;闫薇;郭在培 刊期: 2009- 11

  • Bier白斑2例

    报告2例Bier白斑.例1.男,22岁.9年前颈部出现散在红斑,5年前双手背、前臂出现散在淡白斑,抬高患肢数分钟后白斑可消退,均无自觉症状.颈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杳结果为真皮毛细血管扩张.例2.女,32岁.约3年前双上肢出现淡白斑.抬高上肢数分钟后白斑可明显消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真皮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李子海;侯麦花;朱文元;范卫新 刊期: 2009- 11

  • 点状汗孔角化病1例

    患者男,35岁.15年前不明原因双前臂出现角化性丘疹,直径约5mm,质硬,表面粗糙,呈浅褐色,无自觉症状.随着年龄增大,皮损数日增多至五六个,皮损大小无明显变化.近年来双小腿亦出现类似皮损,于2008年8月30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钟萍;李红兵;谭城;刘岩;李天举;闵仲生;贾淑琳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