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02/R

邮发代号: 2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年第7期文章
  • 光线性角化病132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对132例光线性角化病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男64例,女68例,平均年龄(62.26±14.10)岁,皮损发生于头面部及颈部,临床表现多为肤色或淡褐色角化性斑丘疹,上覆粘着性鳞屑,皮损周围皮肤可见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或淡黄色斑等慢性光损伤的表现.皮损绀织病理特点包括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基底层甚至棘层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基底层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呈芽蕾状伸人真皮乳头层,真皮浅层嗜碱性......

    作者:廖文俊;樊平申;王雷;李承新;高天文 刊期: 2009- 07

  • 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0年代国外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结肠癌发病率较低,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靶点是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其中COX-2在人类多种内脏肿瘤中存在过表达[1],但其与皮肤肿瘤的关系目前国内外报道均不多.本研究选取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和角化棘皮瘤这两种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形态方面均非常相似的常见皮肤肿瘤,应用免......

    作者:华海康;尹兴平;金城;胡佳;杨莉佳;陶诗沁;朱小红;李明;王修珍 刊期: 2009- 07

  • 胱冬蛋白酶-3、存活素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的表达

    目的:研究胱冬蛋白酶(caspase)-3、存活素(survivin)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PM/DM患者肌肉组织中caspase-3、survivin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及其与肌酶学的关系.结果:在47例PM/DM患者中43例caspase-3有不同程度的表达,4例为阴性表达.而survivin全部为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与caspas......

    作者:郝伟丽;周晓鸿;樊应俊;王晓云;李晓岚;邓丹琪 刊期: 2009- 07

  • 皮肤血管炎163例组织病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163例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和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63例皮肤血管炎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作分析总结.结果:163例患者中男64例,女99例,平均年龄39.8岁,平均病程3.68年.与发病有关因素依次为:感染15.9%,系统性免疫性疾病15.9%,季节性因素8.59%,药物3.68%,食物1.84%,劳累0.6%;不明原因52.7%.组织病理分为5型.其......

    作者:叶蓉;涂平;武玲慎;马圣清;陈喜雪;陈伟 刊期: 2009- 07

  •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液氮冷冻等经济有效的方法快速去除疣体[1],冷冻治疗的显著缺点为疼痛.笔者于2007年6月?008年1月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表面麻醉后施行冷冻,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孙鸿;宋军 刊期: 2009- 07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结节性硬化症面部皮损1例

    患儿女,9岁.5年前双下肢出现色素脱失斑,之后背部、面部也出现类似白斑.3年前面部出现散发坚硬丘疹.并蔓延至双颊部、鼻部及下颌部,并于腰部出现隆起性皮损.近2年来皮损加重.甲周皮肤正常,患儿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一般.自发病以来未接受过任何治疗,于2007年11月来我科诊治.......

    作者:姜莉;苏明山;马俊;涂平;陈学荣 刊期: 2009- 07

  •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观察

    颧部褐青色痣(naevuafusco-caeruleuszygomaticus)主要特点为颧部对称分布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本病多发于女性,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为1∶12.8~1∶17.1,发病年龄16~40岁,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发病部位绝大多数在颧部,少数可在眼睑、鼻翼及颞部,为直径1~5mm的灰褐色、黑灰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比较清楚,数目不等,皮损不突出或凹陷于皮肤......

    作者:陈丽华;辛淑君;韩慧彦 刊期: 2009- 07

  • 痤疮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在面部、胸部及背部出现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结节,有的可形成瘢痕,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对正常人的就业、社交和婚育等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导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我们的研究发现重型痤疮与遗传密切相关,CYP17、CYP11基因与男性重型痤疮相关;环境因素:如日光、辐射、香甜辣食物可诱发或......

    作者:何黎 刊期: 2009- 07

  • 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和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发神经系统损害中的作用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二者并发的机制尚不清楚.动物研究证实鼠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BPAG)1至少存在3种亚型:皮肤亚型、神经业型和肌肉亚型.BPAG2除在皮肤有表达外,在人脑神经元也有广泛表达.有可能神经系统病变导致BPAG1和BPAG2神经亚型暴露于免疫系统,产生拮抗神经亚型的抗体,与皮肤亚型发生免疫反应及交叉反应,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生.......

    作者:陈金波;王宝玺;李丽 刊期: 2009- 07

  • 外阴前庭炎综合征

    外阴前庭炎综合征是一种局限于外阴前庭的慢性疼痛性疾病,而临床检查未发现皮损,从而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该文就其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林永丽;朱文元;范卫新 刊期: 2009-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