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首页>临床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年第10期

抗真菌药物单独和联合应用对曲霉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敖俊红;杨燕妮;周村建;钟白玉;郝飞

关键词:曲霉菌属, 抗真菌药物, 药敏试验, 药物协同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特比萘芬(TBF)、伊曲康唑(ICZ)、氟胞嘧啶(5-FC)和氟康唑(FCZ)在单独和联合用药时对曲霉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M38-A方案,单独用药时AmB、TBF和ICZ取100%生长抑制为小抑菌浓度(MiC),5-FC和FCZ取50%生长抑制为小抑菌浓度,联合用药时取100%生长抑制为小抑菌浓度,以部分抑菌浓度(FIC)来判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为FIC≤0.5为协同作用,0.5<FIC≤1.0为相加作用,1.0<FIC≤2.0为无关作用,FIC>2.0为拮抗作用.结果:TBF对烟曲霉的MIC值明显高于黄曲霉和黑曲霉,ICZ对黄曲霉的MIC值较低,AmB对黑曲霉的MIC值较低,而对黄曲霉MIC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BF联合ICZ、AmB联合ICZ对曲霉菌属产生较好的协同相加作用.AmB联合TBF对曲霉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5-FC和FCZ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对曲霉菌属表现为拮抗和无关作用.结论:单独用药时不同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种的敏感性具有差异.TBF联合ICZ、AmB联合ICZ在体外对曲霉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其效果优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