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02/R

邮发代号: 2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昆明山海棠对人单核细胞TNFα、IL-8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ELISA及RT-PCR技术,观察昆明山海棠对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IL-8、TNFα释放及IL-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0.2mg/mL~1mg/mL)可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IL-8、TNFα释放及IL-8mRNA表达,提示昆明山海棠可从转录水平抑制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实现其抗炎机制.......

    作者:万屏;肖农;朱明华;胡凤仙 刊期: 2002- 01

  • 银屑病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和Ⅱ原位表达的研究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型和II型对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多聚复合物二步法对银屑病及正常人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和II原位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处TGF-βRI和II的表达减少或缺失;非皮损处和正常人表皮组织TGF-βRI和II呈阳性表达,主要在基底层和棘层下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型和II型功能下调可能与银屑病患者的表皮过度增殖有关.......

    作者:高春芳;郑茂荣;顾军;卢建;王璐 刊期: 2002- 01

  • 银屑病患者磷脂酶A2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研究

    为了解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s,LPO)在银屑病发病中的关系,对5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35名健康人进行了血清中PLA2活性和LPO水平的测定,同时对其中20例患者的皮损、非皮损和15名健康人皮肤组织匀浆中的PLA2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银屑病患者血清中PLA2活性和L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

    作者:张桂英;张运昌;张其亮 刊期: 2002- 01

  • 518例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

    对518例住院药疹的致病药物进行临床分析,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20余类,致病药物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抗癫痫药、生物制品及消炎抗风湿药等.多形红斑型药疹是常见的药疹类型,其次是荨麻疹型等.绝大多数致病药物所致的药疹以多形红斑型多见,抗痛风药和抗癫痫药多引起重症药疹,呋喃唑酮、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多引起荨麻疹型药疹.......

    作者:张超英 刊期: 2002- 01

  • 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发病机理探讨

    探讨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反应,AnnexinV法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结果显示β-溶血性链球菌(SP)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经SP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48h,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HLA-DR和Fas抗原;再次加入上清液继续作用48h,则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SP作为超抗原首先活化T......

    作者:张峻岭;陈学荣;殷金珠 刊期: 2002- 01

  •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类胰蛋白酶测定

    为研究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类胰蛋白酶(tryptase)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变化,采用PHARMACIAUNICAP-10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分别对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9名正常人作ECP和tryptase检测.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ECP测定值为7.74±9.35ng/L,阳性率为27.8%.正常对照组ECP测定值为2.33ng/L,阳性率为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

    作者:沈志鸿;吴伊旋;陆平;毛维翰;许以平 刊期: 2002- 01

  • 斑秃皮损中Fas及Fas配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斑秃(A组)、10例全秃(B组)患者及5名正常对照头皮Fas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结果见Fas在A组中的毛囊、毛囊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有更强的表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sL在A组6例、B组2例的表皮、A组4例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有弱表达.Fas/FasL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斑秃发病的某些免疫过程.全秃更强的Fas表达,似与其更严重的免疫受损有关.......

    作者:张谊之;张敏;王琳;李俸媛 刊期: 2002- 01

  • 经皮水分丢失与健康人性别、年龄、解剖部位的关系

    通过经皮水分丢失(TEWL)来评价皮肤的屏障功能,并研究经皮水分丢失与性别、年龄、解剖部位的关系.参加本次实验的为健康志愿者共104名,其中女性53名,男性51名.分为5个不同年龄组.用与计算机相连的蒸发测定仪DarmalabRTEWL探头测量.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TEWL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组TEWL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额部>颊部=手背>小腿=背部>前臂=胸部......

    作者:曹俊;朱学骏 刊期: 2002- 01

  •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

    探讨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PBMC中cNOS和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iNOS和cNOS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

    作者:弓娟琴;陈志强;胡兹嘉;李文忠 刊期: 2002- 01

  • 甲真菌病的外用和联合治疗

    甲真菌病治疗困难,本文就甲真菌病的外用和联合治疗进行综述.单独外用的药物有28%噻康唑溶液、8%环吡酮甲涂剂和5%阿莫罗芬甲涂剂.化学拨甲也可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对于特殊类型和难治的甲真菌病,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余进;李若瑜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