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02/R

邮发代号: 2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皮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丛状血管瘤1例

    丛状血管瘤(tuftedangioma)又名获得性丛状血管瘤或血管母细胞瘤(angioblast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1].2002年11月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志强;叶庆佾;郝飞 刊期: 2003- 06

  • 脉络宁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患者男,80岁.因反应迟钝、站立不稳3年余收入内科治疗.既往有脑梗死、帕金森综合征、弥漫性脑萎缩及老年性痴呆病史.......

    作者:张敏;车敦发;李子玲;吴波;倪容之 刊期: 2003- 06

  • 多发性肌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

    患者男,43岁.因四肢反复乏力3年余,加重伴水肿3个月于2002年5月入院.3年前出现四肢无力,服中药后缓解,此后类似发作3次.......

    作者:王勇刚;许冰;方红;刘国英;阮黎明;方德仁 刊期: 2003- 06

  • 皮肤Merkel细胞癌3例

    目的:报告3例皮肤Merkel细胞癌,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电镜观察的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对3例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诊断.结果:光镜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团片状、巢状、岛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免疫组化示NSE、CgA、Sy、EMA、α-ACT在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示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神经分泌颗粒.结论:皮肤Merkel细胞诊断......

    作者:邢传平;曹晓哲;李宁;钱震 刊期: 2003- 06

  • 寻常狼疮1例

    患者女,44岁,农民.因左面颊部暗红色斑块30年,近半年发展迅速于2000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作者:张志梅 刊期: 2003- 06

  • 茶多酚单体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茶多酚的活性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紫外线辐射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722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1(MM......

    作者:宋秀祖;夏济平;毕志刚 刊期: 2003- 06

  • 未成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117例未成年患者和153名正常对照的EBV感染情况.结果:116例患者和107名正常对照EBV-IgG阳性(P<0.001),患者和正常对照EBV-DNA阳性分别为32例和23例(P<0.02).结论:EBV感染与SLE相关,EBV感染可能是SLE的病因之一.......

    作者:杨庆永;廖元兴;杨慧兰 刊期: 2003- 06

  • 沙利度胺等3种药物对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沙利度胺、氨苯砜、雷公藤内酯醇等药物对内皮细胞诱导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佛波酯(PMA)或脂多糖(LPS)对人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上ICAM-1表达的诱导,以及沙利度胺、氨苯砜、雷公藤内酯醇、吲哚美辛、丙酸氯倍他索等药物对ECV304细胞上诱导性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

    作者:王雨娟;郑家润;李新宇;张志文 刊期: 2003- 06

  • 毛囊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1和2等分化标记分子的研究

    目的:研究毛囊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与黑素合成相关酶蛋白和黑素小体结构蛋白在毛囊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取正常人头皮,采用HMB-45和识别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等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黑素细胞,研究毛囊中黑素细胞的分布、形态及TYR、TRP1和TRP2等黑素细胞分化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有功能的黑素细胞位于毛漏斗部基底层和生长期毛母......

    作者:谭城;朱文元;鲁严 刊期: 2003- 06

  • 中药黄芪、女贞子、人参促毛发生长的在体研究

    目的: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中药黄芪、女贞子、人参混合煎剂促进C57BL/6小鼠毛发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中药组小鼠给予中药混合煎剂口饲,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背部皮肤颜色变化和毛发生长情况.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小鼠毛囊组织学变化及毛囊内细胞的凋亡的状况.结果:中药组小鼠饲饮中药煎剂后背部皮肤颜色由粉红色变为黑色比对照组提前了1d,背部皮肤颜色由黑色变为灰黑色比对照组延长了1.......

    作者:赵玉磊;范卫新 刊期: 200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