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专业文章,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读者对象:县及县以上医院皮肤科学专业医师,与皮肤科相关的学科人员。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4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202/R
邮发代号: 2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0-4963
- 国内刊号:32-120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型喷射式液氮冷冻治疗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液氮冷冻疗法是应用液氮的超低温物理性质,通过特制的各种类型的冷冻治疗器将液氮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灶组织,使该组织细胞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冷冻疗法已被临床各科室广泛应用,冷冻治疗器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研制了一种简易的小型喷射式冷冻治疗器,现介绍如下.......
作者:秦晓庆 刊期: 2014- 06
-
疣状角化不良瘤1例
患者男,66岁.因头顶部黄豆大肤色结节1年余于2013年5月3日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顶出现一肤色绿豆大丘疹,一直未予注意,近期增大并自觉瘙痒,遂来我院求治.患者皮损单发.既往体健,无家族史及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左楠;张燕飞;冯义国 刊期: 2014- 06
-
百草枯中毒致外观呈黄瘤样荨麻疹1例
患者男,49岁.因口服百草枯(化学成分: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约150mL后恶心、呕吐、腹痛4h,于2010年8月23日收治我院急诊科.患者4h前因口服农药除草剂百草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呕吐物为墨绿色胃内容物(与除草剂颜色一致),同时排墨绿色稀糊状大便七八次,伴周身发热,大汗,口渴.无胸闷、胸痛,无昏迷,无肌肉抽搐.......
作者:王化锋;段峰;任天胜;谢明忠;王静;赵莹;刘怡华 刊期: 2014- 06
-
皮肤结节型淀粉样变性1例
患者女,25岁.因左小腿淡黄色斑块3年于2012年9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左踝、左胫前外伤后出现两块淡黄色斑块,渐增大.2个月前左小腿新增3颗粟粒大淡黄色丘疹.既往体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骨髓穿刺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粟粒至甲盖大淡黄色丘疹、斑块,界清,表面光滑,左踝伸侧皮损略呈暗紫红色(图1A).......
作者:刘宇;肖茜;坚哲;王雷 刊期: 2014- 06
-
坏疽性脓皮病并发溃疡性结肠炎1例
患者女,58岁.因右小腿皮肤溃疡5个月余于2012年12月3日收治入我院.患者5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右小腿出现红色丘疹、结节,伴疼痛及瘙痒,皮疹渐扩大、增多,出现脓点,破溃形成浅溃疡,有大量的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先后多次于当地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考虑“皮肤溃疡并感染”,用头孢呋辛抗感染及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溃疡变平及缩小;考虑可能存在深部真菌感染,加碘化钾口服治疗,但皮肤溃疡面扩大.患者无畏寒、发热、......
作者:韦妮波;严煜林 刊期: 2014- 06
-
红外线和热对皮肤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日光直射下,吸收的红外线转换成热能,使人体皮肤温度升高.近年来,红外线辐射和热对人体皮肤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其作用下,弹性纤维组装失衡并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生成;减少胶原合成、增强胶原降解;纤连蛋白、硫酸软骨素等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这些既能诱导光老化,又存在保护效应.该文就红外线辐射和热对皮肤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雯;陈斌 刊期: 2014- 06
-
斑贴试验在药物性皮炎中的应用
斑贴试验作为一种良好的协助诊断迟发型变态反应性药物性皮炎及寻找致敏药物的方法有较高应用价值.该文从药物性斑贴试验机制、应用时机、药物浓度及基质选择、结果判读分析、应用价值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婷婷;王学民;刘彦群;刘小萍;董亚琦;张洢祎 刊期: 2014- 06
-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患者男,35岁.主诉:右面部丘疹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颊部出现数个粟粒大淡红色丘疹,此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并逐渐累及下颌部,无明显自觉症状,寒冷刺激及摩擦时自觉患侧面部轻微针扎样疼痛,在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痤疮”,并以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于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患者平素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
作者:程茂杰;宋志强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2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 2 电流感觉阈值在诊断神经源性敏感性皮肤中的意义
- 3 泛发性线状表皮痣1例
- 4 外阴毛囊角化病1例
- 5 获得性复发性自愈性Blaschko皮炎
- 6 住院糖尿病患者212例甲真菌病调查
- 7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 8 婴儿肢端脓疱病3例
- 9 手背部胶样粟丘疹1例
- 10 大疱性疥疮
- 11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1例
- 12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1例
- 13 优泽TM--左西替利嗪
- 14 钙剂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 15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 16 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并发关节炎
- 17 先天性色素痣皮损处出现白色毛发2例
- 18 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 19 皮肤CD8+T细胞淋巴瘤
- 20 手术切除联合光动力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